2022年03月29号,关于以太坊合并,你需要知道的事情

  1. 1. Q1. 什么是合并?
  2. 2. Q2. 为什么要合并?
  3. 3. Q3. 什么时候合并?
  4. 4. Q4. 矿工:不,你这个傻瓜,他们会像过去一样推迟合并。几年前他们就承诺过,但至今仍未兑现。
  5. 5. Q5. 币价将在合并后,质押解锁的一瞬间崩盘?
  6. 6. Q6. 如果PoSPoW这么好,那么以太坊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做呢?
  7. 7. Q7,不,这实际上是在矿工多年努力后再欺骗他们一次的一个伎俩
  8. 8. Q8,如果你不花费现实世界的能量来开采它,那么这种代币就不再具有内在价值
  9. 9. Q9,PoS是实现中心化集权的方案?
  10. 10. Q10,PoS实际上只是 “谁有钱就赚更多的钱”?
  11. 11. Q11,你的存款有被动的利息吗?区块链是否在无中生有地印钱?
  12. 12. Q12,巨鲸们拥有所有需要的资金,他们接管和改变规则,以及削减诚实的质押者
  13. 13. Q13,32个以太币就已经非常多了,一般人根本没有那么多个
  14. 14. Q14,PoS 尚未被证明,而我们知道 PoW 有效
  15. 15. 引用

这是国外Reddit论坛上(相当于国外版百度贴吧),Ethereum专区的置顶帖。

虽然并不是官方的回复,但核桃壳对于里面的内容一个是非常认可,其次也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群内一些常见的问题。

这里特地花了些时间进行了翻译(有部分机翻,有部分是推特上看有人翻译)和梳理。

并且在一些问题下,添加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补充说明,分享给大家,感谢。

文章字数大约1万,内容丰富,建议收藏细品;
分割线以下是除了备注,都是原作者的口吻
原贴地址: https://www.reddit.com/r/ethereum/comments/tijcq1/stuff_rethereum_should_know_proof_of_stake_edition/
原贴作者:


随着ETH合并的临近,更多的消息和似懂非懂的文章都会出现,向更多的人发出信号:以太坊的合并很接近了,这将带来更多与PoS相关的问题和讨论,反复讨论同样的话题和同样的误解
我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这种情况,上周Kiln测试网宣布成功合并(3月16号),我预计今后会看到更多相同的东西。
所以这里我会解答一些常见问题/观点,以快速的要点来归纳。

1. Q1. 什么是合并?

关于合并更多的信息可以在ethmerge.com上找到,所以这部分的内容我将尽量简化。

  • 当合并发生时,以太网络的结点验证将由PoSPoW替换PoW(工作证明)来保证;
  • 合并后不是 “ETH 2.0”,不存在ETH 2.0,这是一个过时的术语;
  • 如果你目前持有ETH,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合并后你仍将持有相同数量的ETH,没有 “ ETH 2.0币”,不需要迁移任何东西,等等。一切都完全相同,只有共识机制会发生一些变化;
  • 之所以称其为 “合并”,因为它是将共识层与执行层合并,并抛弃了执行层的工作证明部分;
  • 共识”只是一个花哨的词语。 其本质含义是交易的一些基本规则, 并且通过一些收益上的利害得失以确保这个规则可以被大家共同遵守并执行。PoW(工作证明)和PoSPoW都是通过不同的手段实现这种“规则共识”:
    • PoW(工作证明):打乱区块顺序的成本太高了,按规则办事更有利可图.
    • PoSPoW:”扰乱区块顺序的成本太高,因为如果我这样做,我就会失去我所有抵押的金额。
  • 由于只是共识机制的改变,权益证明本身不会大幅降低Gas费用。

核桃壳备注:

  1. 官方合并的说法其实一直在改,以官网为准;
  2. ethmerge.com 非官方,只是一个合并的FAQ合集

2. Q2. 为什么要合并?

  • 降低达成共识机制所需要的实现成本:
    • 对于PoW(工作证明):参与共识的验证结点(矿工)获得的收益至少能够支付他们投入的硬件和能源,否则没有人愿意去挖矿。这不但需要发行大量的以太币,同样还要将以太币抛售换成法币(CNY,USD等)来维持验证结点的运行;
    • 对于PoSPoW:只需要让那些愿意做价值储存的人获得一些利息来做质押,避免他们将资金放到别处即可。除了一台普通的电脑和一个互联网连接之外, 并没有额外的其他大笔的支出, 就可以持续的参与验证;
  • 更加可持续性(需要与上面结合来看)
    • 一个区块链的安全性基本上与它的币值成正比。这对于PoW(更有价值的硬币奖励=有更多动力去遵守规则=更多矿工=更难搞乱共识)和PoS(更有价值的押注硬币=有更多动力遵守规则以避免押注硬币的损失)都是如此;
    • 新发行的ETH本质上是将价值从所有持币人手中夺走一部分并重新分配给新的持币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将该币卖给法币可以从网络中提取价值;
  • 它为未来的许多扩展解决方案打开了大门,即数据分片、地球村公民、轻客户端等;
  • 通过将执行层和共识层所关心的问题区分处理,它有助于减少未来代码的一些复杂性;
  • 有益于环境保护,以及给参与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些是转到PoS的附带效果,并不是主要原因。 因为它主要是关于外部因素,而以太坊作为一个协议并没有太多的控制权(能源生产的来源,显卡供应链,等等。)

核桃壳备注:

  1. 当前PoW下,每天发行1.2万个左右的ETH,每年发行约450万个ETH;
  2. 对于大资金来说安全、稳定、低风险的收益,每高1%都非常有吸引力;
  3. 当前区块链的共识机制的验证结点过剩,或者换句话说,要维持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用不了那么多的矿工;
  4. 因为3,所以以太坊并不想背上破坏环境,消耗能源的骂名;

3. Q3. 什么时候合并?

  • 目前还没有官方公布正式的日期。只是出于各种原因,谨慎乐观的开发者和社区希望在6月中旬进行合并;
  • 测试仍在进行,在开发人员完全确信不会出错之前,并不会发布合并;
  • 我个人并不寄希望在6月能够完成合并,但我肯定希望能够在夏天完成,除非在测试中出现了某些极端的错误,这将造成数周甚至数月的返工;
  • 6月份的时候,会引爆难度炸弹,无论是滞合并,都会产生硬分叉
  • 我建议把wenmerge.com作为书签,以便快速查看每个测试网合并的最新情况,以此推断最终主网上线时间;

核桃壳备注:

  1. 6月份难度炸弹造成的收益下降是板上钉钉,合并的事情另说;
  2. wenmerge.com当前正在测试网的截图:

4. Q4. 矿工:不,你这个傻瓜,他们会像过去一样推迟合并。几年前他们就承诺过,但至今仍未兑现。

  • 你开心就好,到目前为止,官方从来没有有宣布过正式的合并日期;所以他们不能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最后期限上拖延;
  • 类似于 “以太坊将在2018年切换到权益证明 “的源自最初极端乐观的设想,并且极大的低估PoS安全设计的复杂性,也低估了从PoW到PoS的安全过渡。当时所做的工作相当于部分完成了Casper FFG的规范,一个混合的PoW-PoS机制,最终被废止了。以前很多不满足的条件,在如今都已经近在咫尺:
    • 有一个完整的协议规范,经历了多年的研究,对可能的攻击载体的分析和完善;
    • 新的客户端的实现都已经完成,现在只剩下测试;
    • 目前所有的人都在专注于合并,理论上除了合并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工作:
      • 所有合并的必要步骤都已完成。这甚至不是当初“他们已经实现EIP-1559这样复杂的协议,所以当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合并上”,而是:”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合并上”;
      • 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合并 “再次被推迟”,而开发者可以做其它的项目;
      • 在合并完成之前,开发者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
    • PoS从2020年12月开始就以Beacon Chain的形式运行。这意味着以太坊的PoS在生产中进行了一年多的实战测试(在一定程度上),目前有超过1000万ETH在质押。它只是还没有为执行层生产区块。

核桃壳:
想法与计划总是美好的,就像我今年想赚1000万,计划Q1赚100万,Q2赚200万,Q3赚400万,Q4赚800万。每个季度比上一个季度多赚一倍而,很简单的规划,但做起来嘛,你懂的;但你又不能没有目标和计划。
而且技术实现与实际落地总是有差异,就像实验室产品到商用,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其中的难度,何况现在也不简单是个技术问题,有生态、有运营、有经济,甚至可能有政治因素,所以这种谨慎是好的;

5. Q5. 币价将在合并后,质押解锁的一瞬间崩盘?

可以肯定的是,当初有很多人在以太坊币价不超过1万美元的的人想取回他们的质押,且转化为最终收益。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仍然需要考虑很多问题:

  • 合并不会立即解锁任何质押ETH。质押提现将在合并后大约6–8个月的时间才行。在这期间,既不会有PoS的增发,也没有PoS的发行进入流通;
  • 就像存入ETH需要排队一样,质押取出ETH也需要排队。假设发生大规模抛售事件,每个人都在排队的序列中,而每天的验证者人数限制为1125名,那么就没有所谓的打开闸门的时刻,因为每个人取消质押实际上将会花费一年多的时间。一年大约又会有以38,000ETH/天的货币量重新进入流通(或者可以说大约是日均交易量的1%)。
  • 合并后,验证者也将开始获得费用奖励(预估是现在年化收益的一倍,约9%)。现在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等待质押,他们对ETH 5%的收益率表示可以接受,我也不认为他们会在它变成10%的那一刻就脱手ETH。
  • 到目前为止,质押涉及的最大风险就是合并。有可能会有灾难性的事情发生,尽管存在这些风险,且尽管ETH被锁定到一个未知的浮动日期,人们仍然一直在质押和锁定他们的ETH,期限是一年以上。又有多少人/机构在等待这种风险消失后再加入?
  • 不要忘记质押者退出意味着更少的验证者,这意味着没有退出的质押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奖励。这也意味着对于那些还没有开始质押的人,将会有更多的动力去质押。
  • 但当然啦,这是加密货币,加密货币会更加密。合并将带来更多的兴奋和波动,也可能会带来消息传销,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我不会假装知道未来,但在我看来,更多的 ETH 更有可能流入质押而不是流出。

核桃壳:

  1. 按过去半年defi, gamefi , nft 火热的状态,以及PoS后,每年增发的ETH变化的现实,通缩几乎是可以预见的;
  2. 当前质押的收益是年化4.7%,确实有点低,但应该是当前区块链项目当中最稳的收益了,而且如果能到10%,也还不错;

6. Q6. 如果PoSPoW这么好,那么以太坊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样做呢?

  • PoW的理论易于表达,以及实际生产应用,而PoS则情况复杂得多。特别是在提出的2014年,PoS是一个仍在研究中的理论概念,当时的一些区块链的应用只是实现了其中的部分功能;
  • 在考虑实施 PoS之前,需要从研究的角度来克服 PoS的几个基本问题;
  • PoS不是万能的。所以当前各种PoS公链在实际实现PoS机制时,都有各自的修改,在各个方面都有利有弊。所以不是说“XX区块链做到PoS了,为什么以太坊不能做同样的事情”那么简单
  • 以PoW链开始的好处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的加入到以太坊网络中自行挖矿(开采币),这有助于币的分配,比那些从一开始就是PoSPoW并且必须决定如何分配的新链更好(这实际上并不能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完成)。
  • 与上述相关的是:虽然以太坊仍然有预挖/预售的情况,但经过多年的挖矿和多次牛市/熊市周期,ETH已经被稀释到一半的供应量,分布也更加接近比特币。因此,到2022年,当以太坊作为一种流动性极强且易于获得的资产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核桃壳备注:

  1. 这里确实有一个项目启动的问题,如果是PoW公链,接入后生成新区块的时候就会同步发行新币,而且可以同步做到去中心化;
  2. 但如果是PoS公链启动时,需要有相应的代币来作为验证结点,但启动的时候谁来发币呢?就涉及到原始发布策略,是项目团队拿大头,还是赞助商拿大头?假如项目团队拿大头,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中心化的区块链呢?当然,从中心化转向去中心化的案例也是有的,这个以后有机会聊;

7. Q7,不,这实际上是在矿工多年努力后再欺骗他们一次的一个伎俩

  • PoSPoW 从第一天开始就是最终目标,每个挖矿的人都知道它总有一天会结束。这里没有拉扯或不公平可言。
  • 经济因素胜过任何一种矿工对区块链的忠诚度。你可以将区块链视为企业,将矿工视为员工:
    • 矿工/员工已经通过区块奖励获得了他们提供的服务(即安全共识)的报酬。薪水是雇主支付,它来自于稀释持有者现有币的价值(见上文“为什么合并?”)
    • 矿工们去链上提供最高奖励的地方,如果另一个 GPU 可开采的硬币提供更多的奖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立刻放弃以太坊。
    • 同样,如果质押者可以以更便宜的方式提供服务,以太坊将为其所需的服务支付更少的费用。
  • 但这并不是完全排他的。矿工也可以是代币的持有者和区块链的用户。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持有奖励并成为质押者。

核桃壳备注:
确实如此,当矿工拿到收益的那一刻起,链就已经支付完成了报酬;
同样矿工也没有忠诚可言,连矿池的收益变了都恨不得立马切过去,别说币种的收益变了,过去一年里,天天打听RAV,ERGO,ETC,还有机枪矿池,你们不是一直在寻找收益更高的项目嘛?

8. Q8,如果你不花费现实世界的能量来开采它,那么这种代币就不再具有内在价值

我真的不认同这个观点。

一遍又一遍地计算哈希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直到你找到一个满足任意要求的哈希。

这里我们做一个假设有一个PoW区块链,其中工作是通过解决数独难题来完成的,它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NP-完全问题很难以一种方式计算,但一旦找到解决方案就很容易验证解决方案。这并不意味着解决数独本身就会为世界带来价值。提高各种PoW代币的挖矿难度并不会神奇地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富有,它只会让挖矿的利润降低 — 当然,除非需求也上升,到目前为止,这在加密货币世界中还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我看来,货币的价值最终来自供需,而需求来自区块空间的价值。人们需要 ETH 来购买区块空间,无论 ETH 是由矿工还是质押者生成的。

当然,矿工越多,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就越高,这进一步增加了正反馈循环中区块空间的价值主张,但在以太坊PoS、PoW中也存在反馈循环,它们也非常酷。

核桃壳的看法:
事实上,PoW和PoS,只是为了确认有可靠的结点在维持以及记录新的数据;
换个角度,假如不需要PoW或者PoS的验证工作,区块链上人人都可以做记录,要么人人都可以在数据中作恶,既不不作恶,那就是无限添加机器的内卷;

9. Q9,PoS是实现中心化集权的方案?

  • 它基本上与PoW相同,但略有不同。”更好 “或 “更坏 “真的取决于你的看法。在我看来,PoW实际上只是PoS加额外步骤。
  • 以太坊作为一个社区是高度重视去中心化,任何潜在的中心化矢量都会被研究团队提出任何可缓解的方法解决它,即使是以其他重要的东西为代价,如扩展(如保持燃油费限制低,以便更多的节点可以参与去中心化,即使这导致拥堵和高费用)。
  • 目前有一些缺点,去中心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目前还没有到那一步,目前还是有很多中心化的助力,不过从长远来看这些中心化元素都需要消失。也就是说,这些中心化元素都代表网络存在的风险,尤其是任何有关“它是集中的,因为 X”的声明,并在路线图上已列出表明要解决X的提案。这些我个人认为,想出一大堆方法来解决X问题比放弃并说 “因为X而不能实现 “要吸引人得多。
  • 以太坊的PoS设计有一些有趣的地方,经常被忽视:二次方的惩罚(Quadratic penalties)。
    • 单个验证者(validator)瘫痪、捣乱或直接攻击网络都不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
    • 不过拥有一千个验证者(validator)同时这样做将会受到指数级的惩罚。
    • 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拥有数千个验证者(validator)的巨鲸,为了你自己的利益,应该把它们分散开来,避免使用云主机,使用不同的客户端,等等。当然,资本仍然是集中的,但至少故障点是分散的,这对网络的整体健康是有利的。
    • 相比之下,当前PoW挖矿的大型矿企也是集中挖矿,有关机构可以从能源使用中发现问题,如果不喜欢,可以随时关闭。并且挖矿设备很难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但PoS质押只依赖于私人/公共密钥,而不是消费级计算机以外的任何实际硬件。

核桃壳的个人看法:
就个人而言,绝对的中心化和绝对的去中心化都不是必要的;
绝对的去中心化速度效率肯定高不了;
绝对的中心化则是安全和隐私无法得到保证;
两者应该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寻找合理的应用场景;

10. Q10,PoS实际上只是 “谁有钱就赚更多的钱”?

  • 是的。不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财富高度不平等的世界。区块链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 这也是PoW 的真实情况。谁有钱就可以买更多的矿机,赚更多的钱。不止是挖矿,投资回报率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而变得大。
    • 集中式的挖矿业者可以用大笔资金来获得硬件的批量/折扣率,并可搬到电力便宜的地方。
    • 单独的矿工在现实中根本无法与大矿工竞争。
    • 转到PoS(权益证明),每个人倒是可以按比例获得相同的收益,无论他们质押10美元还是1000万美元。
  • “他们可能是集中式的,但那些大的挖矿业务没有理由攻击网络并削弱它,因为他们在基础设施上倾注了数百万美元。”……,所以你是说你对大型集中式行为者的存在没有意见,只要他们在网络中有某种大的利益?

核桃壳的个人看法:

  1. 就实际来看,目前矿池才是PoW中的矿工,他们在支持着以太坊网络的运行;
  2. 而为接入矿池的机器,只是矿奴,其实有没有矿奴,矿池和以太坊网络都会正常运行;
  3. 而当前的矿池是事实上的集权寡头,一言不合就要和ETH主链进行分叉,emmm;

11. Q11,你的存款有被动的利息吗?区块链是否在无中生有地印钱?

  • 你必须把它扩展到这个案例,但我已经看到人们这样做了。这些观点通常以 “PoS权益证明并不新鲜 “开始。
  • 质押的验证结点仍然在做 “工作”:创建区块和验证其他区块。只是所做的工作完全由区块链需要达成共识的实际有用的工作组成,而不是一遍又一遍地计算哈希值,直到其中一个符合任意的要求。
  • 并且,这并不是所谓的 “凭空印出的免费金钱”,因为质押资本时仍会产生成本,它们只是比能源账更抽象、更不直接
    • 机会成本 — 如果另一项投资能给你带来更好的收益,为什么还要质押?
    • 流动性差 — 从你质押的那一刻起,你的资金就被锁定了,排队等待你的验证者(validator)激活,然后当你取款时,又要排队才能取回;
    • 潜在风险 — 这仍然是一个相当新的东西,可能会出问题,可能会有一个关键的错误,网络可能被攻击,你的质押硬件可能被破坏等;
    • 波动性 — 由始至终它仍然是一种不稳定的资产,如果你是那种以本国法币计价的投资者,那么在一夜之间可能下跌30%的资产上获得5%的收益率并不是那么好(不过,5%收益率的资产翻倍的上升空间是相当大的,将100%的收益变成110%)。
    • 维护 — 你仍然需要维护和保护你的验证者(Validator),确保100%的正常运行时间,更新软件,等等。
  • 这里是它变得很有趣的地方,市场会对收益进行调节:
    • 质押者越多,个人奖励就越低。这基本上意味着,所有这些成本将由市场本身来定价。这很容易看出为什么是这样:如果质押收益率太低,那么奖励就不能证明成本的合理性,人们就会撤出并投资于其他地方,使收益率回升。
    • 同样,如果收益率太高,也会吸引更多的资本,使其回落。就通货膨胀而言:假设整个市场决定,5%是理想的收益率,其中3%来自发行。这样算下来,每年大约有3000万个ETH被抵押,印刷90万个新ETH。在总供应量为1.2亿ETH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为0.75%。这通胀率是超越EIP1559燃烧(只要燃油费用至少是23gwei)。(我不能不强调这一点:以太资产很快就会成为一种带收益的通缩资产。)
  • 算得不错,但没有供应上限,他们一直在改变货币政策”多年来,
    • 我们的目标一直是 “确保网络安全的最低可行发行量”,将网络安全置于任意的供应上限之上。对货币政策的任何更新都没有增加供应通货膨胀。从第一天起,低通胀率(特别是通货膨胀率)一直是目标。一旦EIP1559的燃烧率与发行率相匹配,就会有一个作为有效供应上限的平衡点 — 再次由市场力量决定对以太坊的区块空间进行估值。如果你问我,这真是太妙了。
  • 所以,是的,没有 “中央以太坊银行 “任意调整利率和向亲信印钱。市场本身来决定了有多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没有一个实体可以像中央银行控制法定通货膨胀率那样控制它。

核桃壳补充:
比如CNY存在银行,是银行将钱借贷出去后赚的利息差,给你支付利息;
而PoS中的质押,则是在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提供验证资源;
相同的是,你的钱都在为你打工;

12. Q12,巨鲸们拥有所有需要的资金,他们接管和改变规则,以及削减诚实的质押者

  • 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太坊没有任何形式的链上治理。 协议更新是社区的努力(第 0 层),您不需要质押任何资金来说出坏主意并参与治理的过程。
  • 这和PoW完全一样:
    • 即使一个人拥有 99% 的算力,也不能在没有私钥的情况下进行窃取他人钱财的无效交易;
    • 另外,也无法改变协议规则,或者进行除了重组区块之外来真正做任何事情;
    • 1% 的诚实节点会拒绝任何不遵守规则的区块,导致您将在无效或无用的链上来进行挖矿活动;
    • 现在用PoS来替换PoW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在PoS中若是有人被抓到重组区块的话,他们的全部质押将被销毁,而PoW区块链并不能销毁挖矿设备
  • 简而言之,这涉及了大量的以太币。
    • 至少1000 万枚在质押,并且数目还在增加,而且这还是在合并之前的数据;
    • 以目前的价格来计算,大约是 300 亿美元;
    • 根据预估, “质押的以太币数量”和“以太币的价值” 都会上升,因此攻击变得越来越不可能,因为进行一次攻击所涉及的绝对经济成本,而且要先获得这么多以太币也是非常困难的;
    • 如果攻击来自外部参与者(在哪里能购买 1000 万以太币来拥有 51% 的质押?2000 万?)

13. Q13,32个以太币就已经非常多了,一般人根本没有那么多个

  • 我同意,这个数字确实是很多。有一些关于如何降低它的想法(更好的聚合质押,或者活跃验证者的轮换上限),但这些方案目前在实现的优先级列表中似乎并不是很高,首先还是要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 需要如此多ETH作为验证节点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必须落入技术性的最佳位置
    • 首先,它必须足够少,才有助于访问并且有足够的验证器来保护区块链。
    • 其次,它又要足够多,以免有太多的验证器和开销使链膨胀。
    • 为每个验证者设置一个固定数量,并且经由让每个验证者在谁生成每个区块的分布式随机过程中的权重完全相同,那么,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复杂性。
  • 从技术角度来看,要达到 32个以太币需要大量的数学运算,当时 32个以太币价值约 7000 美元。 2017 年的早期计算甚至建议至少超过1000个以太币。
  • 值得庆幸的是,就像存在矿池一样,也有质押池允许进行少量质押。由于 RocketPool、Secret Shared Validators(尚未推出)等使用智能合约实现无需许可、去中心化和非托管的东西,它不一定会违背“不是你的钥匙,不是你的硬币”的口头禅。而且,基于上面提到的二次惩罚,从长远来看,我相信去中心化的质押操作将优于中心化的操作。我推荐 superphiz 的质押指南以获取更多信息。当然,如果您重视去中心化,我也会承认通过交易所来进行质押是很糟糕的事情。
  • 与上述相关,像 Rocket Pool 这样的东西,最好是被视为对基础质押的更高层次的抽象概念,而不是“只是一个质押池”。

核桃壳备注:
如果是在2017年设计的话,1月份一个ETH还只有不到10美元,在年底就到了1000美元,变化太快。

14. Q14,PoS 尚未被证明,而我们知道 PoW 有效

这实际上是完全公平的,并且显然没有真正的反驳观点。
只有时间会给出答案。我只是认为在以太坊正在转向 PoS,并且一直在这样做的背景之下,这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如果您不相信它,请不要参与或投资它。
我个人确实相信一个长期可持续的 PoS 以太坊,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很高兴看见又棒又老又无聊的比特币在那里继续展示工作证明。

这些都是我们一生中伟大的加密实验的一部分。
它可能只是一种时尚潮流,并且会逐渐变得默默无闻,这肯定会令人失望。
也有可能,我们将成功地创造出能够超越人类的强大网络。
为了实现这一个目标,优先考虑权力下放是非常关键的事情。
这些主要是我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中看到的,尽管它们两者之间的理念大相径庭。
这就是为什么我很高兴比特币和以太坊都能真正看到长期的情况。

15. 引用

参考翻译: https://medium.com/@GanQiang5/%E5%85%B3%E4%BA%8E%E4%BB%A5%E5%A4%AA%E5%9D%8A%E5%90%88%E5%B9%B6%E4%BD%A0%E5%BA%94%E8%AF%A5%E7%9F%A5%E9%81%93%E7%9A%84-8e0f45b3e57a